三十七載 水月空花道場
世間無常正法衰,善緣雖早惡道障。
盲修瞎練徒惘然,真理不在倫理失。
一事無成稀髮空,末法難逢知心客。
虛度一生沒完了,前世造因今世果。
狀志未酬身未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讀書藏識內涵在,世出世法通通來。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宗教藝術
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的歷史幾乎如同人類文化史一樣久遠。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宗教觀念就已經萌芽了。對於早期原始人類來說,自然界起初作為一種有無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加上早期人類的思維不發達,於是宗教便應運而生。各種各樣的圖騰崇拜,以及原始宗教活動或巫術禮儀活動,普遍存在於全世界的一切原始人類、原始民族之中。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一切活動,對於原始宗教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構成人類文化發展史上的必經階段。
一、 宗教與藝術的相互關係
許多思想家、美學家試圖從認識論的角度給以各種不同的詮釋宗教與藝術的緊密關係:
1. 黑格爾認為,最接近藝術的領域就是宗教。在其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裡,人類認識絕對真理有三種方式,最初級的方式是藝術,它以感性形象顯現真理;較高級的方式是宗教,它強調主體的情感和觀念、最高級的認識方式是哲學,它以自由思考將主體與客體、感性與理性統一起來。
2. 英國著名美學家克萊夫‧貝爾的《藝術》一書,他強調“藝術和宗教是人們擺脫現實環境達到迷狂境界的兩個途徑。審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熱是聯合在一起的兩個派別。藝術與宗教都是達到同一類心理狀態的手段。”
藝術與宗教之間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對文藝的利用。例如在中世紀的歐洲,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宗教,普遍影響了當時社會各方面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宗教藝術幾乎取代了世俗藝術,直接影響著各種藝術的發展。尤其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各門藝術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從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對繪畫、雕塑、建築、文學的巨大影響。
二、 形形色色的宗教藝術
宗教是一種複雜的文化形式,它又創造出一種相對獨立的宗教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也是世界文化發展上的一個環節。在宗教文化中,包含著形形色色的宗教藝術,幾乎遍及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涉及包括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戲劇在內的各個藝術形式,成為世界藝術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所謂宗教藝術,是相對於世俗藝術而言,它是指在宗教影響或需求下,為宗教活動或宗教宣傳服務的藝術。特別是宗教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能低估。例如在各種佛經中,除了宗教說教性質外,也包括許多民間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早在釋迦牟尼佛傳教時就被用來宣傳佛教教義,廣為流傳。佛經中這些故事和傳說,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中國的變文、小說、傳奇和戲曲都曾從中吸取素材,一些著名的神怪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也明顯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
雖然宗教藝術的誕生是由於宗教利用藝術為其服務,但是,由於藝術家們的創造性勞動凝聚其中,使得宗教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宗教藝術中的審美因素日益高於其宗教因素,人們常常更多地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藝術品,一些精緻的宗教藝術作品也成為人類文化寶藏中的珍貴財富。
一、 宗教與藝術的相互關係
許多思想家、美學家試圖從認識論的角度給以各種不同的詮釋宗教與藝術的緊密關係:
1. 黑格爾認為,最接近藝術的領域就是宗教。在其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裡,人類認識絕對真理有三種方式,最初級的方式是藝術,它以感性形象顯現真理;較高級的方式是宗教,它強調主體的情感和觀念、最高級的認識方式是哲學,它以自由思考將主體與客體、感性與理性統一起來。
2. 英國著名美學家克萊夫‧貝爾的《藝術》一書,他強調“藝術和宗教是人們擺脫現實環境達到迷狂境界的兩個途徑。審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熱是聯合在一起的兩個派別。藝術與宗教都是達到同一類心理狀態的手段。”
藝術與宗教之間的緊密聯繫,更重要的原因是宗教對文藝的利用。例如在中世紀的歐洲,具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宗教,普遍影響了當時社會各方面的物質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宗教藝術幾乎取代了世俗藝術,直接影響著各種藝術的發展。尤其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各門藝術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從敦煌、雲崗、龍門、麥積山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對繪畫、雕塑、建築、文學的巨大影響。
二、 形形色色的宗教藝術
宗教是一種複雜的文化形式,它又創造出一種相對獨立的宗教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一種特殊形態,也是世界文化發展上的一個環節。在宗教文化中,包含著形形色色的宗教藝術,幾乎遍及世界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涉及包括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戲劇在內的各個藝術形式,成為世界藝術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所謂宗教藝術,是相對於世俗藝術而言,它是指在宗教影響或需求下,為宗教活動或宗教宣傳服務的藝術。特別是宗教文學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不能低估。例如在各種佛經中,除了宗教說教性質外,也包括許多民間故事和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早在釋迦牟尼佛傳教時就被用來宣傳佛教教義,廣為流傳。佛經中這些故事和傳說,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有深刻的影響,中國的變文、小說、傳奇和戲曲都曾從中吸取素材,一些著名的神怪小說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也明顯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
雖然宗教藝術的誕生是由於宗教利用藝術為其服務,但是,由於藝術家們的創造性勞動凝聚其中,使得宗教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宗教藝術中的審美因素日益高於其宗教因素,人們常常更多地用審美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藝術品,一些精緻的宗教藝術作品也成為人類文化寶藏中的珍貴財富。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尼采的美學思想與台灣文化生態之淺析
援用「尼采的美學思想」理論,以檢討台灣當前之文化生態。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xche,1844─1900)是繼叔本華之後的另一個德國唯意志主義的哲學家與美學家。他認為,世界祇有一個,意志和現象不可分離,意志就表現在現象之中。而且意志也不像叔本華講的那樣是求生存、溫飽的生命意志,而是權力意志。他反對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
叔本華從生命意志出發,認為意志是痛苦的根源,世界和人生充滿痛苦,沒有意義和價值,要擺脫痛苦,就要從根本上否定意志。而尼采從權力意志出發,主張以權力意志反抗生活的痛苦,創造出新的歡樂和價值。在權力意志的基礎上,尼采對傳統的基督教文化和現代生活進行了透徹的反思。
尼采宣稱“上帝死了”,“要對一切價值重新估價”。他認為,文明的最高價值,若干世紀以來佔統治地位的、被奉為神聖的價值,無非是真、善、美,但這不過是虛幻、阻礙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真實的價值,因為人並不具有真、善、美的本能,真、善、美的概念本身從來不能確定什麼是真、善、美,人的唯一本能就是權力意志,歷史上的所謂真、善、美,無非是為某些個人的權力意志決定的、服務的。
台灣當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無不淪落功利主義,尤以標榜淨化人心的宗教,也攀染名聞利養、歌功頌德的色彩。傳奇性人物,在台灣不斷出現,打著“慈悲救世、祥和社會”的口號,二、三十年來確實引起震撼;以人性為出發,啟發良知、良能,信眾在宗教家的教化之下,出力出錢,積功累德,喧騰一時。時至今日,公益資源被壟斷,形成不計經濟成本、濫用資源的現象,龐大的志業體紛紛建立,隨之而來的私人周邊財產由親屬管理。有了名氣,膨脹了自己道場。虔誠擁戴、死心塌地追隨的弟子,當其財力耗盡,竟然個個被排擠在外,換來的是一群企業界的“慈善家”狀大門面。一切向“錢”看,“用之如芻狗,棄之如蔽徙”的政治文化污染了清淨的道場。宗教原本是佛陀教育,竟演成公益事業競賽。寺廟富麗堂皇,各佔山頭,政客川流不息,互取所需。
這足以說明,貪婪之島無處不貪,貪功德、貪榮譽。人們趨之若鶩,一窩蜂盲目追求,台灣雖然富有,但品質低落。以此宗教文化迷惑顛倒亂相為例,裟婆世界,何去何從。弘一大師在「晚晴集」說:釋迦已滅,彌陀未來,賢聖隱伏,眾生奔波苦海,如失父之孤兒,不知以何為依辜。令人省思。
從尼采的「權力意志」理論上,對現代社會的診斷確有合理之處。尼采就把人生看做是欺騙,他一再說:“出於求生存的目的就需要謊言”, “我們就離不開謊言”,“人天生就應該是一個說謊者”。如尼采所說,藉眾神的快樂秩序顯示人生,為人生辯護。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把審美價值看作唯一的至上的價值,這已是“重估一切價值”。後來,他更明確的說:“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他對傳統的宗教文化進行了尖銳的徹底批判,是有道理的。
尼采的美學理論,距今已一世紀,雖然是一種激進否定式的,對現實生活和社會矛盾的無窮憂慮和無可奈何。有被認為是深沉的悲觀主義。但是,在尼采看來,藝術進入了生命,雖然藝術不是真理,是幻想,甚至是欺騙,但沒有藝術,人就難以生活,因此,藝術和審美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把人生藝術化,賦予生活以價值,創造出新的歡樂,以對抗現實的痛苦。他要求人們積極勇敢地投入人生,的確有積極進取的樂觀主義色彩。我想,藝術的本質,不但是現實生活的反應,也是認識現實、去改變現實,延續生存的手段。
尼采 (Friedrich Wilhelm Nietxche,1844─1900)是繼叔本華之後的另一個德國唯意志主義的哲學家與美學家。他認為,世界祇有一個,意志和現象不可分離,意志就表現在現象之中。而且意志也不像叔本華講的那樣是求生存、溫飽的生命意志,而是權力意志。他反對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
叔本華從生命意志出發,認為意志是痛苦的根源,世界和人生充滿痛苦,沒有意義和價值,要擺脫痛苦,就要從根本上否定意志。而尼采從權力意志出發,主張以權力意志反抗生活的痛苦,創造出新的歡樂和價值。在權力意志的基礎上,尼采對傳統的基督教文化和現代生活進行了透徹的反思。
尼采宣稱“上帝死了”,“要對一切價值重新估價”。他認為,文明的最高價值,若干世紀以來佔統治地位的、被奉為神聖的價值,無非是真、善、美,但這不過是虛幻、阻礙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真實的價值,因為人並不具有真、善、美的本能,真、善、美的概念本身從來不能確定什麼是真、善、美,人的唯一本能就是權力意志,歷史上的所謂真、善、美,無非是為某些個人的權力意志決定的、服務的。
台灣當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無不淪落功利主義,尤以標榜淨化人心的宗教,也攀染名聞利養、歌功頌德的色彩。傳奇性人物,在台灣不斷出現,打著“慈悲救世、祥和社會”的口號,二、三十年來確實引起震撼;以人性為出發,啟發良知、良能,信眾在宗教家的教化之下,出力出錢,積功累德,喧騰一時。時至今日,公益資源被壟斷,形成不計經濟成本、濫用資源的現象,龐大的志業體紛紛建立,隨之而來的私人周邊財產由親屬管理。有了名氣,膨脹了自己道場。虔誠擁戴、死心塌地追隨的弟子,當其財力耗盡,竟然個個被排擠在外,換來的是一群企業界的“慈善家”狀大門面。一切向“錢”看,“用之如芻狗,棄之如蔽徙”的政治文化污染了清淨的道場。宗教原本是佛陀教育,竟演成公益事業競賽。寺廟富麗堂皇,各佔山頭,政客川流不息,互取所需。
這足以說明,貪婪之島無處不貪,貪功德、貪榮譽。人們趨之若鶩,一窩蜂盲目追求,台灣雖然富有,但品質低落。以此宗教文化迷惑顛倒亂相為例,裟婆世界,何去何從。弘一大師在「晚晴集」說:釋迦已滅,彌陀未來,賢聖隱伏,眾生奔波苦海,如失父之孤兒,不知以何為依辜。令人省思。
從尼采的「權力意志」理論上,對現代社會的診斷確有合理之處。尼采就把人生看做是欺騙,他一再說:“出於求生存的目的就需要謊言”, “我們就離不開謊言”,“人天生就應該是一個說謊者”。如尼采所說,藉眾神的快樂秩序顯示人生,為人生辯護。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把審美價值看作唯一的至上的價值,這已是“重估一切價值”。後來,他更明確的說:“我們的宗教、道德和哲學是人的頹廢形式。相反的運動:藝術。“藝術比真理更有價值”。他對傳統的宗教文化進行了尖銳的徹底批判,是有道理的。
尼采的美學理論,距今已一世紀,雖然是一種激進否定式的,對現實生活和社會矛盾的無窮憂慮和無可奈何。有被認為是深沉的悲觀主義。但是,在尼采看來,藝術進入了生命,雖然藝術不是真理,是幻想,甚至是欺騙,但沒有藝術,人就難以生活,因此,藝術和審美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把人生藝術化,賦予生活以價值,創造出新的歡樂,以對抗現實的痛苦。他要求人們積極勇敢地投入人生,的確有積極進取的樂觀主義色彩。我想,藝術的本質,不但是現實生活的反應,也是認識現實、去改變現實,延續生存的手段。
亞里斯多德悲劇理論的重現
西方的悲劇藝術最早誕生於古代希臘。希臘悲劇主要是命運悲劇和英雄悲劇,大都取材於希臘神話,基本內容多是個人意志和命運〈神的意志〉的對抗,其結局往往是主人公的毀滅。同時,它也顯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肯定積極鬥爭、百折不撓、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觸及和揭示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社會問題。
如果,以時下最有成就的慈善事業機構的義舉,來下定義的話,便會發現有同樣的理論基礎:悲劇是有一定的行動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摹仿方式是藉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藉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亞里斯多德的定義所規定的性質、表現方式和教育作用,是悲劇理論的核心和總綱,它活生生的呈現在佛教的團體裡面,不管它有或多、或少遭受批評,仍然在當下的價值觀,是無可比擬的。並可各顧山頭、自豪的著稱“佛教”的代表。因為,結合了數百萬的信徒與民間力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所謂“悲劇”的“悲”一字,以現代的解讀應說為“慈悲”才是。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毋須要演,我們姑且把它稱為“人生的悲劇“。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戲,而戲中的主人翁就是自己。從宗教上來看,宗教不須刻意去演,也可以從現代人們的狂熱宗教依托與偶像主義的崇拜,宗教信仰的自由,得到許多的劇本。更不須佈局的設計,很自然的獲得亞里斯多德所指出的: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形象和歌曲。這些是否出自於真誠懺悔心或出自於流行矯飾隱情?可以不管,是因悲劇的心理效果,而達到倫理的教育的要求與目的,進而促使自己知過改善,是值得令人讚嘆的。不管是真、是假,在人們眼中是感動的。至少,能在大眾面前毫不諱言、率真直言、坦誠相告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說無量劫習氣,不容易改,這還是對自己重大的考驗──毅力和勇氣。基本上,仍有人監督的;這由於人們的妒忌、好勝使然的天性,另一方面卻成為我們的“逆增上緣”。
亞里斯多德認為,悲劇“應摹仿足以引起恐懼和憐憫之情的事件”這樣才能產生悲劇應有的心理效果。在人生舞台的佈局,有三種人都不能引起憐憫與恐懼之情:一是,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使人厭惡;二是,壞人由逆境轉入順境──不能打動慈善之心;三是,極惡的人由順境轉入逆境──罪有應得。“憐憫”是由一個人遭受不應遭受的厄運而引起的。“恐懼”是由這個這樣遭受厄運的人與我們相似引起的。因此,他主張理想的悲劇人物,應當是介乎好人與壞人之間的人──即犯過失的人。
亞里斯多德有名的“悲劇主角過失說”,指出“這樣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於惡運,不是由於他為非作惡,而是由於他犯了錯誤,這種人名聲顯赫,生活幸福,出身於大富大貴的家庭的著名人物。”這種人不為非作惡,卻遭受不應有的厄運,所以當它們由順境轉入逆境就會引起我們憐憫;這種人“與我們相似”,我們怕同他一樣遭受厄運,所以又產生恐懼。
這種悲劇主人公為上層貴族階級的著名人物,反映古希臘悲劇的實際,表現了階級和歷史的局限。亞里斯多德用過失說代替傳統的命運說,但他只限於從悲劇人物方面去尋求悲劇的成因,沒能揭示出產生悲劇的社會原因,更不可能揭示悲劇的社會本質。
後現代所謂“不小心犯錯的男人”除了出自個人的習性之外,社會腐敗的風氣影響頗大。這種不善不惡的人和一般好人(善)、壞人(惡)成為一個大染缸。時代變遷,達官顯要、賈商市儈以及市井小民,無不物慾橫流、追逐功利。也足以反映現代悲劇的社會成因,而社會悲劇的本質問題,由於亂象流竄善惡難分,呈現混淆不清、似是而非的理論充斥於各階層,尤以宗教界也受波及,人們僅由外在有形價值觀的成就,來作為依附的條件。龍蛇雜處,個個都是悲劇的主人翁,以此悲劇,雖不具足引人憐憫,但這種自甘墮落的情節與個性,足以引人恐懼畏怖,以達到倫理的教育目的。
亞里斯多德“藉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情感得到淨化”,這是有名的悲劇效果的淨化說。到底淨化什麼情感?淨化與教育有什麼關係呢?自16世紀以來西方有過許多不同的注視和爭論。例如淨化作倫理的解釋、有的作醫學的解釋、有的作宗教的解釋。今天在國內外學術界尚沒一致的看法。我國著名研究家羅念先生主張陶冶說。朱光潛先生主張宣泄說,認為:“‘淨化’的要義在於通過音樂或其他的藝術,使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住心理的健康。”主要是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涉及淨化問題的一段話:教育、淨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後的安靜和休息。
後現代有些人受宗教狂熱支配時,一聽到宗教的樂調,就將迷狂的狀態安靜下來,心靈彷彿受到一種治療的淨化。某些人特別容易受到某種情緒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樂的激動,得到淨化。主要是指藝術經由審美欣賞給人一種“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倫理的教育的目的。它並能使情感淨化,陶冶性情,有益於人的心理建康;使人在這種充滿快感的審美欣賞中,在受感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準,從而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道德品質的人。這也正是悲劇崇高的目的和作用。
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的根本缺陷,在於不瞭解悲劇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對決定人物情節與性格的環境毫無觸及和把握,因而未能深揭示悲劇的本質和社會作用。我們嚴肅地以淨化作“宗教說”來解釋與教育的關係,是非常恰當的。唯今社會亂象的矛盾,根本淨化之道,是在於個體心靈的淨化。絕不能歸咎於社會。真理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心。宇宙生相與人心息息相關,人斷層,環境也斷層,因果不爽。
如果,以時下最有成就的慈善事業機構的義舉,來下定義的話,便會發現有同樣的理論基礎:悲劇是有一定的行動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摹仿方式是藉人物的動作來表達,藉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亞里斯多德的定義所規定的性質、表現方式和教育作用,是悲劇理論的核心和總綱,它活生生的呈現在佛教的團體裡面,不管它有或多、或少遭受批評,仍然在當下的價值觀,是無可比擬的。並可各顧山頭、自豪的著稱“佛教”的代表。因為,結合了數百萬的信徒與民間力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所謂“悲劇”的“悲”一字,以現代的解讀應說為“慈悲”才是。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毋須要演,我們姑且把它稱為“人生的悲劇“。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戲,而戲中的主人翁就是自己。從宗教上來看,宗教不須刻意去演,也可以從現代人們的狂熱宗教依托與偶像主義的崇拜,宗教信仰的自由,得到許多的劇本。更不須佈局的設計,很自然的獲得亞里斯多德所指出的:情節、性格、言詞、思想、形象和歌曲。這些是否出自於真誠懺悔心或出自於流行矯飾隱情?可以不管,是因悲劇的心理效果,而達到倫理的教育的要求與目的,進而促使自己知過改善,是值得令人讚嘆的。不管是真、是假,在人們眼中是感動的。至少,能在大眾面前毫不諱言、率真直言、坦誠相告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說無量劫習氣,不容易改,這還是對自己重大的考驗──毅力和勇氣。基本上,仍有人監督的;這由於人們的妒忌、好勝使然的天性,另一方面卻成為我們的“逆增上緣”。
亞里斯多德認為,悲劇“應摹仿足以引起恐懼和憐憫之情的事件”這樣才能產生悲劇應有的心理效果。在人生舞台的佈局,有三種人都不能引起憐憫與恐懼之情:一是,好人由順境轉入逆境──使人厭惡;二是,壞人由逆境轉入順境──不能打動慈善之心;三是,極惡的人由順境轉入逆境──罪有應得。“憐憫”是由一個人遭受不應遭受的厄運而引起的。“恐懼”是由這個這樣遭受厄運的人與我們相似引起的。因此,他主張理想的悲劇人物,應當是介乎好人與壞人之間的人──即犯過失的人。
亞里斯多德有名的“悲劇主角過失說”,指出“這樣的人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於惡運,不是由於他為非作惡,而是由於他犯了錯誤,這種人名聲顯赫,生活幸福,出身於大富大貴的家庭的著名人物。”這種人不為非作惡,卻遭受不應有的厄運,所以當它們由順境轉入逆境就會引起我們憐憫;這種人“與我們相似”,我們怕同他一樣遭受厄運,所以又產生恐懼。
這種悲劇主人公為上層貴族階級的著名人物,反映古希臘悲劇的實際,表現了階級和歷史的局限。亞里斯多德用過失說代替傳統的命運說,但他只限於從悲劇人物方面去尋求悲劇的成因,沒能揭示出產生悲劇的社會原因,更不可能揭示悲劇的社會本質。
後現代所謂“不小心犯錯的男人”除了出自個人的習性之外,社會腐敗的風氣影響頗大。這種不善不惡的人和一般好人(善)、壞人(惡)成為一個大染缸。時代變遷,達官顯要、賈商市儈以及市井小民,無不物慾橫流、追逐功利。也足以反映現代悲劇的社會成因,而社會悲劇的本質問題,由於亂象流竄善惡難分,呈現混淆不清、似是而非的理論充斥於各階層,尤以宗教界也受波及,人們僅由外在有形價值觀的成就,來作為依附的條件。龍蛇雜處,個個都是悲劇的主人翁,以此悲劇,雖不具足引人憐憫,但這種自甘墮落的情節與個性,足以引人恐懼畏怖,以達到倫理的教育目的。
亞里斯多德“藉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情感得到淨化”,這是有名的悲劇效果的淨化說。到底淨化什麼情感?淨化與教育有什麼關係呢?自16世紀以來西方有過許多不同的注視和爭論。例如淨化作倫理的解釋、有的作醫學的解釋、有的作宗教的解釋。今天在國內外學術界尚沒一致的看法。我國著名研究家羅念先生主張陶冶說。朱光潛先生主張宣泄說,認為:“‘淨化’的要義在於通過音樂或其他的藝術,使某種過分強烈的情緒因宣泄而達到平靜,因此恢復和保住心理的健康。”主要是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中涉及淨化問題的一段話:教育、淨化、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後的安靜和休息。
後現代有些人受宗教狂熱支配時,一聽到宗教的樂調,就將迷狂的狀態安靜下來,心靈彷彿受到一種治療的淨化。某些人特別容易受到某種情緒的影響,他們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樂的激動,得到淨化。主要是指藝術經由審美欣賞給人一種“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倫理的教育的目的。它並能使情感淨化,陶冶性情,有益於人的心理建康;使人在這種充滿快感的審美欣賞中,在受感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提高道德水準,從而為社會培養具有一定道德品質的人。這也正是悲劇崇高的目的和作用。
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理論的根本缺陷,在於不瞭解悲劇是社會矛盾的反映,對決定人物情節與性格的環境毫無觸及和把握,因而未能深揭示悲劇的本質和社會作用。我們嚴肅地以淨化作“宗教說”來解釋與教育的關係,是非常恰當的。唯今社會亂象的矛盾,根本淨化之道,是在於個體心靈的淨化。絕不能歸咎於社會。真理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心。宇宙生相與人心息息相關,人斷層,環境也斷層,因果不爽。
訂閱:
文章 (Atom)